中国的“梵高”,世界的沙耆
沙耆(1914—2005),宁波鄞州区(原鄞县)塘溪镇沙村人。原名引年,又名贤菖,字吉留,号云国仙人。“耆”是沙孟海后来为他取的艺名。
幼年沙耆于沙村上私塾,师从施樵耕、钱祥元先生。先后就读于童家岙小学、严康懋小学和上海的“宁波同乡会学”。
1926年,因病休学。
1929年,举家迁居杭州,时沙孟海先生任职于省政府,送引年入中学,后又介绍其就读于上海昌明艺术专科学校。
1931年,沙引年受族兄的革命思想影响,“九一八”事变后,参加上海进步学生赴南京请愿。
1932年,与沙季同就读于上海美专,期间参加抗日救亡活动被捕,获释后,入杭州西湖艺专求学。
1934年,沙孟海邀引年父子赴南京,为引年取艺名为“耆”,师从徐悲鸿。
1936年4月,沙耆与孙佩钧于杭州西湖饭店举行婚礼。
1937年1月,经徐悲鸿先生推荐,沙耆前往比利时留学,成为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院长巴斯蒂昂(A.Bastien)教授的入室弟子。同年5月,妻子孙佩钧在杭州诞下一子,取名“天行”。
1938年,沙耆在巴黎朱丽安美术学院(Academie Julian)深造;7月,泥塑独得首奖,高级油画得特优奖。并获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授予的金质奖章。
1939年7月,沙耆从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毕业。其油画、雕塑、素描皆获首奖,并获得艺术界不易多得的“优秀美术金质奖章”。
1940年,在德军占领比利时前夕,沙耆与毕加索等一批西欧著名画家共同参加阿特利亚蒙展览会。在这样隆重的展览会上,沙耆竟另画了一幅当年中华民国总理孙中山先生的油画像参展。画像上书写了总理遗嘱中的名句——“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”。
1942年,沙耆连续三次举办个人画展。前两次分别在比利时“五十周年纪念美术馆”和“比利时文艺复兴画廊”,第三次在比底格拉地举办个人画展时,《吹笛女》被比利时皇太后伊丽莎白收藏,此事也在当时传为佳话而使沙耆声名鹊起。
1942年,由于国难乡愁,沙耆不堪身心重负,出现精神疾病症状。
1943年7月,沙松寿病逝。
1944年,盟军反攻胜利,比利时报纸刊登了各胜利国的国旗,竟刊登了伪满洲国的旗帜,沙耆十分气愤,即亲绘国旗送往“比京晚报”,该报即正式具函谢其热忱。
1945年8月,参加比利时美术学院院长蒂加尼(Decat)主办的欧洲一流画家联展。同年10月,在佩底特美术馆举办个展,所画《雄师》以驻比侨胞名义献赠祖国。
1946年10月,徐悲鸿闻讯沙耆回国,约聘沙耆为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,沙耆虽接受了应聘,却因病魔缠身终未成行。
1947年,蛰伏故乡鄞县沙村,与儿子沙天行团聚。
1949年12月,沙耆夫妇在沙文汉的主持下协议离婚。
1952年,欧洲一艺术代表团访问北京时,向周恩来总理称赞沙耆的艺术成就。周总理未闻其人,转询徐悲鸿,方知其经历与造诣,得知其在家养病,遂通知中央统战部,每月拨发生活津贴
1954年、1964年,沙耆曾两度入院治疗,在母亲及姐姐姐夫、沙孟海及沙文汉、沙文威和沙村大队等亲友的照顾下,病况有所改善。
1967年,母亲杜如清去世。此前,沙孟海先生将沙耆自国外带回来的百余幅作品,皆以沙耆母亲的名义赠给浙江文史馆,后被浙江省博物馆收藏。
1983年5月18日,由浙江省博物馆、浙江美术学院(现为中国美术学院)和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在浙江文化会堂联合举办了“沙耆画展”和座谈会,展出了沙耆早年旅欧时的五十多幅油画,整个画坛为之震动。6月,沙耆被聘为浙江文史馆馆员,7月和9月,应上海油画雕塑室和首都博物馆邀请,进行展出。
1984年,沙耆的户口由浙江转入上海,并转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。
从1983年开始到80年代末,沙耆应邀去莫干山、天台、天童寺、国清寺、吉林等风景名胜区休养游览,期间创作了大量作品,散落民间。
1997年3月,由于脑中风,被儿子沙天行接往上海住院治疗,从此放下了手中的画笔。
2005年2月15日10时10分,沙耆在上海田林医院病逝,享年91岁。沙天行写下感人肺腑的悼文《我的父亲沙耆》。